發(fā)布時間:2017-01-21來源:貴陽唐鉆師貿易有限公司
在上小學的時候學習古文,有《鄭人買履》一則寓言,大概意思就是說某些腦子死性的人辦事特教條,只認死理而不會變通。全文摘引如下:鄭人有欲買履者,先自度其足,而置之其坐。至之市,而忘操之。已得履,謂曰:“吾忘持度!”返歸取之。及返,市罷,遂不得履。人曰:“何不試之以足?”曰:“寧信度,無自信也”。
其實“認死理”或無自信的人,按自己老套路的經驗和方法辦事,也不失之為穩(wěn)妥,起碼不容易被別人給“忽悠”了。貴州手表是最貼近人的,幾乎是隨時相伴,除了它的計時和裝飾功能外,還有某些可開發(fā)的功能,比如它的重量和外形尺寸,這些都是固定不變的,因此就可利用作為一個“度”。 一只男款的手表重量大約從30克到300克之間的都有,俺是不喜歡帶個頭大和沉重的手表,壓手腕不說還會晃蕩,擼到胳膊上嫌勒,墜到手腕上嫌咯,另外有舉手之勞之嫌,要干點力氣活如同手銬般似的還受要皮肉之苦。 除了有上下竄動外,凡表殼厚重的手表,還會左右擰動,容易偏移出手背位置,人胳膊肘都只能向外拐,這影響觀看時間。要是帶輕薄些的手表就舒適多了,手上沒太多感覺,表帶控制性好,手表不容易竄動,普遍適合除“大腕”以外的人帶。
啥事情都有利有弊,昨天晚上飯局中,我旁座有個身高1.90米的大個子,肯定也是個“大腕”,手上帶了只OMEGA的海馬,據稱該表曾被精密稱重過,重210克;閑聊中他語出驚人,說他每個周末去農貿市場采購時,必先摘其手表,放置在小販的電子秤上稱重,只看不說,如果能準確的顯示出210克,方才放心地在那里購買,假如要是低于210克,沒準還會再多買點。原來這手表是他自己隨身攜帶的一個重量“標準塊”,高,實在是高!能有效防范無良小販缺斤少兩的黑心秤,要是真能給稱輕了,您就沒事去偷著樂去吧,猶如“鄭人買履”新編也,“寧信度、無自信秤”
看來帶只個頭大、且有分量手表還是有點好處的,這對我又是個啟發(fā),其實手表的直徑、表爪之間的間距、都是標準和有定數的,還可以照此開發(fā)出長度的量器,比如男表的表殼直徑(圓形的要從8點位到2點位測量),從35到40毫米的多見,表殼爪之間距離以18到20毫米的常見,臨時拿來做量具比對也不錯。 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回去把自己的手表重量精確稱下,凡是和自己親近的東西,都要動腦筋充分利用,能把手表開發(fā)出意想不到新的用途,那就說明你真是一個愛表和懂表的聰明人。